第1条:员工绩效考评的目的是使上级能够及时对部下具有的担当职务的能力发挥程度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进而做到人尽其才,客观合理地安置组织成员,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为薪资调整、职务变更、岗位调动及培训等人事决策提供依据。
第2条:本规定中使用的专用术语定义如下:
(一)绩效考评——为了实现第一条规定的目的,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员工成绩、能力和努力程度进行有组织的观察、分析和评价。
(二)绩效考核——对员工分担的岗位职责情况及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
(三)能力考评——通过工作行为,观察、分析和评价员工具有的能力。
(四)品性考评——对员工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和岗位情商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
(五)学识考评——对员工完成本职工作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六)考评者——人事考评工作的执行人员。
(七)被考评者——接受人事考评者。
第3条:为了使绩效考评能公正合理地进行,考评者必须牢记以下几点:
(一)绩效考评是大家的事,既为你自己,也为你的部下,更为整个公司。
(二)被考评者期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承认,考评者必须根据日常业务工作中观察到的具体事实作出评价。
(三)被考评者期待得到公正的待遇,考评者必须消除对被考评考的好恶感及同情心等偏见,排除对上、对下的各种顾虑,在自己的信念基础上作出评价。
(四)不对考核期外以及职务工作以外的事实和行为进行评价。
(五)公司对考评者寄以厚望并充分依赖,考评者应该依据自己得出的评价结论,对被考评者进行扬长补短的指导教育。
第4条:绩效考评分月度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评。
第5条:月度绩效考核是对被考核者每月度内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见《职员月度考核表》。
每月度绩效考核时间为:每月1日——每月10日。
各部门的具体绩效考核的时间安排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通知和组织。
第6条:年度绩效考评时间安排如下:
(一)上年度绩效考评:7月1日——10日。
(二)下年度绩效考评:1月1日——10日。
第7条:年度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部根据被考核者在本(上下)年度内奖惩记录情况给予评价,并统计、汇总各月度绩效考核的得分后,得出被考评者本(上下)年度绩效考评的最终得分。
第8条:年度绩效考评由被考评者、被考评者直接上级及人力资源部人员共同参与。其中被考评者直接上级对被考评者的月度考核与被考核者的定期述职同时进行,人力资源部仅派员记录。员工月度绩效考核的详细过程见“考核工作程序”与“考评工作程序”。
第9条:月度绩效考核、年度绩效考评中,被考评者自评所占的评分权重比例为10%;直接上级所占的评分权重比例为20%;考评组联评所占的评分权重比例为30%;厂长或总经理所占的评分权重比例为20%;人力资源部奖惩记录所占的评分权重比例为20%。月度绩效考核的累积平均权重分为本(上下)年度业绩考评的最终得分。
第10条:公司对不同级别员工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考核的评分标准也不同。考核必须依据被考核者的级别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分高级、中级、初级的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统计核算岗位、业务岗位、检验岗位以及普通员工岗位。
第11条: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项目包括业绩任务、能力态度、品性品德及学识应用四项,占百分比例为:
业绩任务
50%
目标达成度
20%
工作品质
10%
工作方法
10%
进度检查
5%
能力态度
20%
决策能力
2%
组织领导
2%
工作责任感
2%
工作热情
2%
创新能力
2%
沟通协调
2%
生产运营
2%
指导激励
2%
考核评估
2%
团队管理
2%
品性品德
20%
忠诚性
5%
岗位情商
10%
信誉程度
5%
学识应用
10%
职业技能
3%
专业知识
4%
员工培养
3%
第12条:上一条所讲的高级管理人员(被考核者)包括公司二级以上人员。
第13条:中级管理人员的考核项目包括业绩任务、能力态度、品性品德及学识应用四项,占百分比例为:
业绩任务
40%
目标达成度
10%
工作品质
10%
工作方法
5%
进度检查
5%
劳动纪律管理
5%
生产安全管理
5%
能力态度
25%
计划能力
3%
组织执行
3%
工作责任感
3%
工作热情
3%
创新能力
2%
沟通协调
2%
生产运作
2%
指导激励
2%
考核评估
2%
团队管理
2%
品性品德
25%
忠诚性
10%
岗位情商
10%
信誉程度
5%
学识应用
10%
职业技能
4%
专业知识
3%
员工培养
3%
第14条:上一条所讲的中级管理人员(被考核者)包括公司副三级以上人员。
第15条:中级管理(HR经理/主任)人员的考核项目包括业绩任务、能力态度、品性品德及学识应用四项,占百分比例为:
业绩任务
60%
制度建设
5%
绩效管理
10%
招聘管理
10%
员工离职率
5%
培训管理
10%
人事资料管理
5%
工作品质
5%
工作方法
5%
劳动纪律监督
5%
能力态度
20%
计划能力
2%
组织执行
2%
工作责任感
2%
工作热情
2%
创新能力
2%
沟通协调
2%
表达能力
2%
指导激励
2%
考核评估
2%
团队管理
2%
品性品德
10%
忠诚性
5%
岗位情商
5%
学识应用
10%
职业技能
4%
专业知识
3%
员工培养
3%
第16条:中级管理(技术经理/主任)人员的考核项目包括业绩任务、能力态度、品性品德及学识应用四项,占百分比例为:
业绩任务
40%
目标达成度
10%
产品开发达成率
6%
工作品质
6%
生产技术支持及服务
6%
技术问题处理及时性
6%
工艺管理及改良成效
3%
技术资料管理
3%
能力态度
25%
计划能力
3%
组织执行
3%
工作责任感
3%
工作热情
3%
创新能力
3%
沟通协调
2%
技术管理
2%
指导激励
2%
考核评估
2%
团队管理
2%
品性品德
25%
忠诚性
10%
岗位情商
10%
信誉程度
5%
学识应用
10%
职业技能
4%
专业知识
3%
员工培养
3%
第17条:中级管理(业务经理/主任)人员的考核项目包括业绩任务、能力态度、品性品德及学识应用四项,占百分比例为:
业绩任务
40%
目标达成度
20%
工作品质
5%
工作方法
5%
进度检查及跟踪
5%
业务资料管理
5%
能力态度
25%
计划能力
3%
组织执行
3%
工作责任感
3%
工作热情
3%
创新能力
3%
沟通协调
2%
市场运作
2%
指导激励
2%
考核评估
2%
团队管理
2%
品性品德
25%
忠诚性
10%
岗位情商
10%
信誉程度
5%
学识应用
10%
职业技能
4%
专业知识
3%
员工培养
3%
第18条:初级管理(统计、核算、库管)人员的考核项目包括业绩任务、能力态度、品性品德及学识应用四项,占百分比例为:
业绩任务
30%
目标达成度
10%
工作品质
5%
日常工作任务
5%
生产统计数据
5%
统计报表管理
5%
能力态度
30%
计划能力
3%
组织执行
3%
工作责任感
3%
工作热情
3%
创新能力
3%
沟通协调
3%
统计分析能力
3%
执行行动力
3%
考核评估
3%
团队意识
3%
品性品德
30%
忠诚性
10%
岗位情商
10%
工作态度
5%
信誉程度
5%
学识应用
10%
职业技能
7%
专业知识
3%
第19条:上一条所讲的初级管理人员(被考核者)包括公司统计、核算、库管人员。
第20条:初级管理(模具主管/模具装修)人员的考核项目包括业绩任务、能力态度、品性品德及学识应用四项,占百分比例为:
业绩任务
30%
目标达成度
6%
装修任务完成率
6%
工作品质
6%
生产技术支持及服务
5%
技术问题处理及时性
5%
技术资料管理
2%
能力态度
30%
计划能力
3%
组织执行
3%
工作责任感
3%
工作热情
3%
创新能力
3%
沟通协调
3%
技术能力
3%
执行行动力
3%
考核评估
3%
团队意识
3%
品性品德
25%
忠诚性
10%
岗位情商
10%
信誉程度
5%
学识应用
15%
职业技能
7%
专业知识
8%
第21条:初级管理(检验主管/巡检员)人员的考核项目包括业绩任务、品性品德、学识应用三项,占百分比例为:
业绩任务
75%
标准制定
5%
过程检验
5%
参与不合格品分析
5%
内部质量信息传递
5%
样品管理
5%
退货处理
5%
产品质量
5%
产品标识
5%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5%
进货检验
5%
外协件检验
5%
质量责任事故制损率
10%
检验标准执行
5%
检验资料管理
5%
品性品德
15%
忠诚性
5%
岗位情商
5%
工作态度
3%
信誉程度
2%
学识应用
10%
职业技能
4%
专业知识
3%
信誉程度
3%
第22条:普通员工的考核项目占百分比例为:
1
工作品质
10%
2
工作量或速度
10%
3
执行、行动力
10%
4
工作责任心
10%
5
合作与协调
10%
6
学习进取能力
10%
7
专业技能
10%
8
纪律服从性
10%
9
工作态度
10%
10
生产安全意识
10%
第23条:上一条所述普通员工(被考核者)包括公司冲床工/检验工/包装工/其他人员。
第24条:年度绩效考评是建立在月度绩效考核基础上的。年度绩效考评的评分内容包括每个月度的总得分和人力资源部奖惩记录的评分两部分。
第25条:人力资源部将员工本月度、年度内所有奖惩记录汇总后给予评分,标准如下:
项目及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100%
奖奖惩记录
大月出勤情况(计时)
26天,加10分;27天,加20分;28天,加30分。
±30%
25天,减10分;24天,减20分;23天,减30分。
大月出勤情况(计件)
29天,加10分;30天,加20分;31天,加30分。
28天,减10分;27天,减20分;26天,减30分。
小月出勤情况(计时)
25天,加10分;26天,加20分;27天,加30分。
24天,减10分;23天,减20分;22天,减30分。
小月出勤情况(计件)
28天,加10分;29天,加20分;30天,加30分。
27天,减10分;26天,减20分;25天,减30分。
平月出勤情况(计时)
23天,加10分;24天,加20分;25天,加30分。
22天,减10分;21天,减20分;20天,减30分。
平月出勤情况(计件)
26天,加10分;27天,加20分;28天,加30分。
25天,减10分;24天,减20分;23天,减30分。
奖惩记录情况
记大功,(12个月)70分;记功,(9个月)70分;1等奖,(六个月)70分;2等奖,(3个月)70分;3等奖,70分;表扬,60分;无奖惩,50分;警告,0分;严重警告,(3个月)0分;记过,(6个月)0分;记大过,(9个月)0分。
70%
第26条:员工本(上下)年度绩效考评分别给予评分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算出员工本(上下)年度绩效考评的最终得分。
第27条:员工绩效考评的过程见“绩效考评程序”。
第28条:依据员工年度绩效考评的总得分,将员工的年度绩效考评分成A、B、C、D、E、F六等。具体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A(超群级):≧95分,相当出色,无可挑剔,评为工作标兵;
B(优良级):≧90分,出色,不负众望,评为优秀员工;
C(较好级):≧85分,工作满意,可以塑造,评为先进工作者;
D(尚可级):≦84且≧71分,称职,令人安心;
E(稍差级):≦70分,有问题,需要注意;
F(很差级):≦60分,危险,不努力要被淘汰。
第29条:依据员工年度绩效考评结果,给予员工相应的奖惩,将员工的绩效工资增加或降低相应比例,从而达到奖优惩差、鞭策员工及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的目的。具体标准如下:
A(超群级):绩效工资升1级。
B(优良级):绩效工资加2等。
C(较好级):绩效工资加1等。
D(尚可级):绩效工资不变动。
E(稍差级):绩效工资减1等。
F(很差级):绩效工资减2等或降1级。管理人员降职或撤职,员工给予辞退。
第30条: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按部门统计填写“员工本(上下)年度绩效考评汇总表”,同时填写“员工本(上下)年度绩效考评结果通知单”送达各部门负责人处,由各部门负责人将“通知单”送达员工本人。
第31条:上浮或下浮的绩效工资中维持1个年度,下一年度绩效考评结束后,按照新的等级重新评定浮动工资比例。
15 页 / 288.50KB / 2022-10-25 16:59:07 上传
标注出修改及关键利益风险点的说明版本
标注出修改及关键利益风险点的说明版本
剩余支付时间:${showTimes}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